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浅析基于职业岗位能力课程体系的构建

更新时间:2013-04-23 08:48:32  文 章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次数:

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构建是培养合格人才的依据和保证。教育部在《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中提出,护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应以卫生服务市场为导向,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课程体系。两年来,南阳医学高专护理专业通过加大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共同分析现阶段护理岗位的能力需求和传统护理教育的弊端,探索实践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岗位需要的高等护理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课程体系构建。

一、校院合作,探讨“1133”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高职高专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性专门人才”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学校邀请校附属医院和市中心医院等几家二甲以上医院的护理专家参与组成了“护理专业建设委员会”,就护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专题研讨,从确定护士岗位能力标准入手,以“终端前推”的方式探讨出“1133”人才培养模式。

1、确定护士岗位能力标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会需求的发展,护理服务的范围和内容日趋增加,护理人员不仅担负对患者的疾病护理,更担负着对全社会人群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社区保健等任务,因此护理岗位要求护士除了具有基本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如包括观察分析病情、动手操作、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专业实践能力;文字书写、语言表达、公关就业、协调共事能力等良好的社会能力;继续学习,获取和选择信息、选岗与转岗就业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的发展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和不断进取的追求精神的创新能力等。

2、分析原有护理教育的弊端

传统专科护理专业的教育模式来源于传统临床医学的教育模式,缺乏护理专业岗位的针对性,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 1)课程体系陈旧,缺乏专业性。课程设置基本上是公共基础+医学基础+医学专业+护理构成,不能体现护理学相对独立的专业特色;“三段式”课程设置不利于学生专

业思想的稳固;必修课多,选修课少,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知识面的拓宽;重知识、轻实践,重知识的传授,轻良好医德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进入护理岗位后,适应性差,往往过分依赖医嘱,失去护理专业的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

( 2)课程内容陈旧,缺乏针对性。医学基础知识过细、过繁、过于强调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缺乏护理专业针对性;专业课就是在临床医学知识基础上加了护理诊断与措施,不利护理理念的形成;强调疾病护理,缺乏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以及护理实践涉及较多的人文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等内容。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应用脱节,极不利于学生岗位应用能力的培养。( 3)护理专业教学改革还需进一步完善。一是基础课整合局限于内容的压缩和合并(如生理+生化=人体机能) ,或课程名称的改变(如病理学改为异常人体结构) ,缺少纵向的整合(基础+专业) ;二是专业基础课与护理专业结合不紧,如健康评估仍是诊断学的翻版,学生学习缺乏兴趣;三是专业课按照生命周期设置与临床分科不一致,学生难以适应岗位需求。

3、确立人才培养“1133”模式

为更好地培养适应岗位能力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专业在明确校院合作“2+1”分段式教学模式的前提下,确立了“1133”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一主、一辅”两个专业方向培养形成“三种岗位能力”、“三种基本素质”。“一主”为主修护理学专业,获取毕业证;“一辅”为按需要辅修方向模块课程,获取专业资格;“三个岗位能力”:临床护理与管理、社区护理与管理、康复护理与管理;“三种基本素质”:职业素质、交流与合作素质、创新发展素质。通过“113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形成“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即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强、外语应用能力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强、人文素养强。

二、构建能力为本的“3+n”课程体系

遵循“紧扣培养目标,结合岗位需要,加强人文教育,强化实践能力”的原则,按照护理岗位的能力需要和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构建起“护理素养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专业方向模块”的“3+n”课程体系。按照“循序渐进和与时俱进”的原则安排教学计划,力求“3+n”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相互融合,四位一体,形成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课程类型分必修、选修和专题讲座。

1、护理素养体系的构建

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人文修养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根据素质教育全时空性和重在教养的理念,以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贯穿于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的始终。

( 1)课内教学:一是在第一、二学年开设多种必修课和选修课。二是将学生人文素质、职业素质培养融入在校专业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全体任课老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和陶冶学生情操,努力做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统一。三是改革教学方法,广泛应用引导式、讨论式、以问题为中心或案例式,角色扮演、情境体验等现代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职业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 2)课外教育:一是以班级为平台,开展演讲比赛、名作欣赏、网上论坛、美体训练等素质教育活动。二是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形成人文素质、英语应用能力、操作能力和信息素质四条长线,贯穿在校教育全过程。三是利用课间、双休日及寒暑假开展青年志愿者等社区和社会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达到知与行的统一。四是以5.12国际护士节为载体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打造护理专业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

2、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

以培养学生的岗位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目标,采用先预防保健,后疾病护理,先健康人群,后患病个体的护理规律,早期培养学生预防为主,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打破三段式教学模式,尽早开设专业课。

( 1)专业基础课:以第一学年为主,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思路,以护理临床应用“必需、够用”为度对基础课进行内容调整,课程重组,减少课程间的重复,增加护理应用知识,如将人体解剖、组织胚胎、护理应用解剖重组为“人体结构学”,“生理学”中的生殖生理和感官生理在人体结构中涉及,不再重复;“病理学”根据专业需要减少了各系统病理解剖内容,强化病理生理过程的学习,增加相关人文身心疾病的内容;“药理学”删除了不必要的深奥内容等。

( 2)护理专业课:按照早期接触的原则,自入学初即开设护理学导论;按照由护理理论到实践逐渐推进的方式,第一学年开设护理学导论(护理理论)和护理基础,第二学年开设护理技术及临床护理,临床护理课程仍按医院科室设置开设,以增加临床适应性。按照护理特点将由“诊断学”演变而来的“健康评估”内容进行拆分,重组“护理基础”课程和“诊疗技术与护理”。

3、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构建以点(实验实训课) +线(课程见习) +面(临床综合实习)为一体,各实践环节连接、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 1)基础医学的实验课穿插于理论教学中:如正常人体结构的观察、触摸,动物生理与病理改变的观察、病原生物的观察等。减少验证性实验,将原生理、病理、药理实验进行合并开设综合性实验,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 2)护理专业技能实训课相对独立开设:列出临床常用护理技术项目,通过制订操作流程、标准及分步评分细则以规范操作、量化过程,以实训基地为依托,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体,采用项目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三级评价方式对每位学生进行综合考核。

( 3)综合训练与见习:采用模拟场景、现场录像资料的方式代替课前见习,既可在学生头脑中增加对工作环境的认识,又可避免医院嘈杂环境造成的不良印象。临床见习安排在第三学期末。

( 4)临床实习:规范实习要求,量化评价标准,加大对实习的监管和考核,提高实习效果。

4、专业方向模块的构建

按照社会的不同需求设立不同的方向模块,另开设不同的课程,学生在第一学年接受就业教育的基础上,可自由选择专业方向,按选修课形式开设,同时提供职业资格考试机会,力争使毕业生拿到两证或更多。

( 1)涉外护理方向:增开英语口语、听力、精读、语法专业英语、多元文化等课。

( 2)社区护理方向:增开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社区康复、社区护理、家庭护理等课程。

( 3)老年护理方向:增开老年医学基础、老年护理、临终关怀等课程。

( 4)中医护理方向:增设中医基本理论、针灸推拿、中医护理等课程。

( 5)临床营养方向:增设营养与膳食等课程。

( 6)医学美容方向:增设推拿按摩手法、皮肤结构与保养等课程。

三、突出护理,完善“专业化”教学内容

1、以理念更新为先导,形成主动改革意识

教师是教学改革主体,是新课程体系的实施人,其教育观念的改变直接影响着教改效果。首先在广大教师中树立高职教育大众化和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明确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岗位应用能力要求。通过学习实践,淡化学科意识,增强专业意识,敢于突破传统教材的束缚,为教学内容的改革提供有力保证。

2、开展广泛交流,重组、优化课程内容

通过专任教师与临床专家之间、专业课各门课程之间、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之间的广泛交流,按照“终生护理、全人护理、整体护理”的现代护理理念,对全部课程进行重组和整合,兼顾专升本及护士资格考试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增删和优化。

3、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观摩教学、教研活动、讲课比赛等多种途径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注意以学生为主体,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挖掘有益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融人文、道德教育于教学内容之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加强产学结合,提高“双师型”队伍素质

加强院校合作、产学结合,专业课教师定期到护理岗位实习锻炼,以改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同时选拔优秀临床护士轮流到学校担课、讲座,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条:东营职业学院实行“答辩式”课程考核改革 下一条:国外高职教育公共文化课程设置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文章录入:    责任编辑: 】 

Copyright ? 2012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4118ccm云鼎集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 版权所有
高职教育研究所办公电话:0795-3203833  高职教育研究所邮箱:yczygjs@163.com  管理登录  设计制作:网络信息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