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丹)为落实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江西省教育厅开展的高校思政课“一线课堂”活动要求,组织师生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助力党史学习教育,2021年3月31日上午,校党委副书记高健群,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邓伟蓉,学工处处长谢海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彭慧洁带领我校的四川大凉山彝族学生代表、教师代表50余人,赴宜春市袁州区水江镇开展“学党史 祭英烈”党史教育主题的“一线课堂”活动。
在水江烈士陵园,全体师生为革命烈士默哀、行三鞠躬礼,缅怀革命先烈,追思英雄事迹。众多水江籍的革命者曾为党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飞夺泸定桥二十二勇士之一的刘梓华、神枪“三陀古”黄开泰、在烈火中铸就忠魂的周鹏……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传递着宜春的红色文化精神。
随后,师生们来到水江镇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梓华广场,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员教师张莉彬在刘梓华烈士铜像前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感人的微党课——“奇绝惊险泸定桥,开路先锋刘梓华”。他以毛泽东主席的《七律长征》为引子,讲述了红军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飞夺泸定桥”这场重要的战役。在敌军严密防守的泸定桥上,包括刘梓华在内的22名突击队战士,冒密集火力,攀踏河上悬空铁索,飞夺泸定桥,为深陷重围、四面受敌的红军打开了渡河突破口,使中央红军顺利渡过天险大渡河。刘梓华,1912年生,是袁州区水江镇上洞村梓木人,长征途中,参加了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攻破腊子口等战斗,在战斗中曾九次负重伤,五次荣立战功,三次死而复生,他的腹部、胸部、下颚都被敌人的子弹打成重伤。
张老师带领同学们追忆了刘梓华的革命事迹,号召同学们继承英雄遗志,从历史中汲取养分,积蓄力量,增强本领;学生纷纷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佩之情,对党的感激和热爱之情。这堂微党课用真实事迹和真情实感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围绕党史教育等主题,组织开展“一线课堂”系列活动,将一线收集的思政素材融入课堂教学,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我校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并将此认知和情感自觉融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