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栏
信息动态
时政要闻
他山之石
资料下载
 

善用“大思政课”,增强对青年学生引领力

2024年11月07日 10:54 付洪 侯耀宗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系统阐释了教育强国的重要特质,即“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在这“六个力”中,思政引领力被置于首位,凸显出它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中的重要地位与不可替代性。

“大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蕴含的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等内涵,既是对传统思政课内容形式的丰富与拓展,又凝聚着党对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新的规律性认识。打造强大的思政引领力,必须善用“大思政课”,在增强对青年学生思政引领力中构建全面育人新格局。

构建思政大课堂,引领青年学生立志

大课堂是“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载体,其突破传统的教室和课堂教学,将教学空间延伸至更加广阔的社会领域。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需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增强青年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认知和理解,引导青年学生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一是善用社会大课堂的教学资源,用好社会资源开展思政课教学,把思政课堂延伸至社会空间和现实世界。在历史与现实相贯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中,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

二是加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创办形式多样的“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思政小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是社会大课堂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教育者可依托地方红色教育资源、历史文化遗址等,设计主题实践教学活动,让青年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深刻了解国情民情、厚植家国情怀,进而引领青年学生为国为民积极奋斗。

三是健全思政课协同联动机制,集合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全时空领域思政素材,构筑起纵贯大中小学全学段、横贯家校社的思政课。要深入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活动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结合专业教学合理嵌入育人要素。

搭建思政大平台,引领青年学生发展

大平台是“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抓手。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需要借助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开展更加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提供更为丰富立体的课程体验,激发青年学生内生动力,提升“大思政课”的吸引力与影响力,以更好地引领青年学生发展。

一是善用数字资源,搭建“大思政课”资源库平台,为青年学生成长发展提供营养剂。通过对思政课教学资源的深度整合,建立全方位、立体化和高质量的数字化资源库,使海量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能够通过资源数字化集合、共享。在“大思政课”资源库平台建设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要对海量资源内容进行筛选与优化,对其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的特征、类别进行分类整理,使“大思政课”资源与课堂教学内容同频共振,更好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

二是用好数字技术,为青年学生随时随地实践学习创造便利条件。借助数字技术,构建集学习资源、互动交流、网络宣传等为一体的思政教育网络平台,开发移动教学软件,为青年学生提供智能推荐和定制课程等个性化教学服务;构建数字化、协同化、常态化的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在线平台,打造线下线上协同联动、互为补充的多维实践体系,为青年学生提供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的实践学习机会。

三是建设集资源共享、在线互动、网络宣传等为一体的“云上大思政课”平台,不断拓展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有效整合家校社政教育资源,建立多方互联机制,形成网络育人矩阵。要建立网上网下正向互动的工作机制,形成常态化的协作模式。通过云平台的算法和新技术精准推荐,构建青年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提升方案,科学有效地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

打造思政大师资,引领青年学生成才

大师资是“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保障。办好新时代“大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一方面,着力建设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使其以身作则引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成为好老师和大先生,不仅要严格要求自己,主动担当起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更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知行合一,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还要具备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的品质,既做学生的引路人,又做学生成长的陪伴者。要善于发现并放大青年学生的优点,用智慧破解青年学生成长的烦恼,用爱心、真心、责任心铺就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之路,真正做到以自身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引领青年学生。

另一方面,汇聚多方育人合力,以更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引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聘请符合条件的专家学者、教学名师、党政领导干部等为兼职教师,同时结合课程教学或主题教育需要,不定期邀请劳动模范、大国工匠、优秀校友等在不同岗位或领域具有独特工作经历和生活阅历的各界代表人物走进校园讲好“大思政课”,不断以更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形成共同引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育人格局。

(作者付洪系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侯耀宗系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均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2024-11-07 来源:光明日报

 

上一条:用好党史资源建设“大思政课” 下一条:【理响中国】中华文明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关闭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4118ccm云鼎集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电话:0795-3203978  马克思主义学院邮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