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导航 >> 心灵驿站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栏
信息动态
时政要闻
他山之石
资料下载
 

日本大地震所告诉我们的

2011年03月22日 20:13 佚名 点击:[]

地震同样也震醒了世界其他国家,因为谁都无法保证大自然惩罚的下一个目标不是自己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梁嘉文发自北京这是一个樱花盛开的季节,但日本国民面对的却是真实版的《2012》。里氏9.0级特大地震,引发的海啸摧毁了仙台、岩手、宫城、福岛、茨城等地区沿海五公里地带上的几乎一切。

随着时间的推移,遇难者的数字还在不断攀升;更令人担忧的是,福岛第一核电站爆炸引发的核泄漏形势正趋于恶化。

全世界都在屏息关注。通过媒体传递的灾难场面,如世界末日般震撼人心,但令人更为震撼的,或许不是灾难,而是灾难笼罩下的人。灾难面前,日本国民表现出来的冷静和有序,令前往采访的世界各地记者印象深刻。但潜在的核泄漏危机还在持续考验着日本这个民族的承受力。

地震震惊了整个日本,但地震同样也震醒了世界其他国家。因为谁都无法保证大自然惩罚的下一个目标不是自己。

发展核能须谨慎

如何应对核能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话题。

截至本报发稿,德国政府已宣布关闭7座核电站,并对所有核电站进行安全检查;瑞士决定停建新的核电站;委内瑞拉政府亦表示谨慎对待核电站建设。德国总理默克尔给出了关闭理由,她说,“日本核电站事故表明,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核电站的安全设计水平是不够的。”

目前,全球在建和计划建设的核电站有200多座,它们的安全性能到底如何?能不能够抵挡得住诸如地震、海啸等大灾难的袭击?日本福岛核危机触发了越来越多人的担忧。《纽约时报》3月16日报道说,早在1972年,就有核安全专家发出强烈警告,只要冷却系统发生故障,核反应堆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需求如饥似渴,在石油、煤炭等传统资源日益贫乏,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尚刚刚起步的情况下,核能算是最理想的能源获得方式。这正是当前全球核能工业快速发展的动力。

但是,历史和当下都在告诉我们,核能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尽管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但必须慎重以对,否则后果或许是我们所不能承受的。

民宅需要推行抗震标准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科学家提交了一份评估报告,报告说,日本大地震持续了三分钟,许多大楼剧烈摇晃却没有倒塌,这在过去十分罕见,这表明今后预防地震努力的方向之一是建造具有抗强震性能的建筑。

亲历者描述地震发生时的情况,“东京的高楼就像是跳舞一样摇晃,但却并没有倒塌,甚至连玻璃都很少震落。”在距离震中最近的仙台,有中国记者赶赴现场报道,他们发现,市区未受海啸袭击的地方,不管是高楼,还是民宅,看起来都完好无损,甚至要努力寻找才能发现地震留下的痕迹。

这让现场的中国记者感触良多:“如果没有海啸,九级地震对日本房屋的伤害或许会微不足道。”据事后报道,倒塌的房屋绝大多数是海啸所至,真正被震塌的房屋少之又少,这得益于日本实行严格的房屋抗震标准。

此次地震发生后,有些东京人并没跑到空阔地带而是就躲在家里,这是因为日本的高楼建设现在多采用橡胶+钢筋的技术,即将橡胶粘合在大楼支柱上,这样地震时支柱损坏也不容易倒塌,相对比较安全。

日本防震抗震的关键正在于这许许多多的细节当中。比如日本有一套电脑化地震应对系统,能在大地震发生几秒钟内切断住宅里的煤气、水、电等,从而减少地震导致火灾、煤气爆炸这样的二次伤害。

不能迷信固若金汤的神话

在反思此次灾难中,有日本人士将矛头指向了防波堤,认为防波堤未能抵挡住海啸的袭击,反而麻痹了人们的思想。

以岩手县釜石市的防波堤为例。据说,它的两道堤坝号称世界上最高最坚固的,并且还申请了世界吉尼斯记录,但是面对高达10米的海啸,防波堤形同虚设,汹涌而至的海啸瞬间吞噬了整个市区。

除了釜石港,在遭海啸袭击的不少港口,都建有一定的防波堤,尽管不是世界之最,但按照设计标准,足以抵挡一般强度的地震和海啸。

但是,此次灾难无疑告诉我们,任何号称最坚固的工程,在大自然巨大的毁灭力量面前,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这或许正是“上帝发笑”的原因。

国民有序抗灾贵在教育

灾难面前,日本国民堪称“模范生”,世界为日本国民的有序和冷静感到惊讶。

韩国《朝鲜日报》记者辛贞录报道说,“有人将毛毯分成两半与他人分享。”“为了后面的人能买到食物,排队排在前面的人只买够自己吃的。”“在免费提供饮用水时,谁都不会说‘请再给点’。”“孤立无援的人也不会喊着‘先救我’,而是写下‘SOS’求救信号后耐心等待。”法新社、美联社的报道也同样表达了赞誉,“没有任何抢劫或暴力迹象,日本民众在搜寻亲人或者等待领取生活必需品时,都表现出了高度的自制能力。”

地震发生时,《潇湘晨报》记者曹凌曦正在东京学习,他记录下了当时的亲身经历:老师命令我们立刻躲在桌子底下,她一直站立在我们正中间。当地震有所减轻,老师要求我们什么也不要拿,赶紧离开教学楼,她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并关掉。

日本没有“范跑跑”,有中国网友以半开玩笑的语气说。在中国的一些网络论坛上,贴出了不少震后日本国民表现的照片,比如有序排队的,有礼貌谦让的,有尊重遇难者遗体的,有尊老爱幼的,等等。一位网友评价说,“地震后,日本人坐在楼梯两侧,确保中间畅通。避震的民众解散后,空地上没有一片纸屑。这是教育的结果。”

香港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同样感触良多。她说,必须看到这样一点,日本国民的秩序性,不是一朝一日养成的,而是社会长时间教育的结果。

消息公开不是“洪水猛兽”

1986年发生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时,当时苏联政府担心引发民众恐慌,起先隐瞒了事故真相,甚至没有取消民众的大型户外活动,最终导致数十万人遭遇核辐射。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信息公开是将灾难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的必要条件。此次大地震中,日本政府以及媒体的总体表现受到外界舆论的肯定,尤其是日本NHK电视台及时播放灾难现场图像,报道事态进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民众的恐慌心理。

而菅直人政府的一些信息发布不全面的做法也遭到了舆论的监督批评。地震发生后,官房长官枝野幸男每天大约举行5次记者会,目的是向国民及时发布信息。不过,民主党内有人冷嘲热讽地表示:“政府总是发布乐观的信息”。在核电站附近居住的一些民众也表示担心政府在可能存在核辐射危险的问题上隐瞒真相或拖延发布真实信息。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徐小平说,这个时候,公信力拥有致命的价值。假如民众不相信政府,就会造成社会巨大恐慌,假如民众不怀疑政府,那些少量的带放射性物质的蒸汽,也会很快消失于无形之中。公信力,靠的就是政府平时积累的可信度与可靠性。

不能只有政府一道承重墙

如果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菅直人内阁或许撑不过这个三月。政权更替频繁,这是日本给国际社会留下的印象之一。

但当灾难发生后,日本举国迅速投入到了抗震救灾,政府、自卫队、企业、民间组织以及媒体各司其职,相互间少有扯皮现象,有序抗灾。

日本是一个典型的“小政府、大社会”型国家,政府能够调动的资源相对比较有限,更何况是一个原本摇摇欲坠的菅直人内阁,但日本拥有《灾害对策基本法》,在基本法框架下,政府可以充分调动社会潜能,发动企业、媒体、民众一道共同抗灾。

闾丘露薇因此评论说,如果政府意识到自己一定不是万能,那就更应该把一些工作让民间社会来分担。不然,当问题发生的时候,会发现自己会是如此的力不从心。其实,民众自我进步的能力是很强的,只要给他们足够宽松的环境。

天灾面前我们都是地球人”

“希望盈江和日本的小朋友手拉手,都能充满笑容地挺过去!”云南傣族小朋友金小海想了想,用稚嫩的笔触,在祈福板上歪歪斜斜地写下了这句话。

就在日本大地震发生的前一天,云南盈江发生了中等强度的地震,在盈江县广场,不少市民在祈福板上留下了如此言语:“盈江加油,日本挺住”“愿我们共渡难关”。

在中国互联网上,围绕日本地震,有少数网民发表幸灾乐祸的言论。但是,很快这些支言片语淹没在“为日本加油”、“为日本祈福”的言论中。

有网友说:“在大自然的灾害面前,没有中国人和日本人,只有地球人。中国人民没有忘记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日本救援队和日本人民对中国灾区的支援和捐助,中国人民要向日本人民展示人间的大爱。

香港凤凰卫视评论员邱震海说,此刻,所有人的心都应该与灾难中的日本人民联系在一起,不管我们身处何方,不管我们曾经有过多少的恩怨和误解,甚至也不管未来我们还会有多少的争执和争斗。这是人性的力量。

上一条:核电站,人类60年争议不休 下一条:日本强震为中国抗灾提供镜鉴 日本国民表现令人佩服

关闭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4118ccm云鼎集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电话:0795-3203978  马克思主义学院邮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