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导航 >> 就业创业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栏
信息动态
时政要闻
他山之石
资料下载
 

苏州大学开展专项调研:你具备生涯自觉意识吗

2011年09月09日 11:33 佚名 点击:[]

“被辅导”后的大学生们能否真正清楚地认识自身的发展?苏州大学一支社会实践调查团队以该校1300多名不同专业的90后大学生为主体,围绕自我探索、外界探索、决策行动等生涯自觉意识要素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专项调研活动。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日益凸显的“就业难”问题使得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少学校更是在新生入学时就融入了有关职业生涯辅导的培训课程和系列讲座。但是,“被辅导”后的大学生们能否真正清楚地认识自身的发展,究竟是否具备了生涯自觉意识?为了解答这些问题,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一支社会实践调查团队,就以该校1300多名不同专业的90后大学生为主体,围绕自我探索、外界探索、决策行动等生涯自觉意识要素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专项调研活动。

绝大部分学生进行过自我探索

“你觉得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上具有自觉意识吗?”在调研团队最初的街头随机采访中,不少家长们坦言即便是大学生,孩子的职业生涯也需要自己操心。六成被采访者也认为90后大学生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可能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

然而,调查结果却显示近九成的90后大学生进行过自我探索,其中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气质和性格,以及综合能力的强弱都非常了解;近八成的90后对未来有清晰的目标,只有不到5%的大学生表示并不了解自己,暂时没有考虑过未来。

调查同时发现,80%左右的90后大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行业前景和就业方向,更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关注过自己目标职业的行业环境。

对于出乎意料的调查结果,调研团队90后学生董驷维笑称,这样的“意外”其实并不令人意外,“我周围就有许多90后大学生在为自己的职业规划有条不紊地铺路。”他认为,加强专业理论学习、考取各类资格证书、参加学生活动和实践实习等都是现在大学生为就业所做的最为直接积极的准备。

工科专业学生袁星自入校以来就坚持假期实习。他说:“动力仅是源于对未来的期望。我看重现场实践,高强度的操作工作培养了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我在专业领域有所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社会学院学生殷志伟是2010届江苏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苏南赛区一等奖获得者,虽然是一名大三学生,但对于生涯规划的细节性问题,他却表现得特别理性和成熟。“现实与理想可能并不一致,所以需要我们提前进行自我分析和环境分析。”殷志伟觉得,要缩短职场新人的过渡期,前提是要深刻了解自己,这样才能有所进取。

其实,像袁星、殷志伟这样为自己目标付出行动的学生并不在少数。一批90后正通过参加勤工俭学、尝试自主创业等在社会舞台上锻炼自己、认识自我。他们提前完成了从校园走向社会、从课堂走到实习岗位的完美转变,不但挖掘了自己的职业优势,也从中准确定位了自己的职业人生坐标。

“自觉意识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能自发地进行自我探索和外界探索,所以我们调研的立足点才会定在自觉意识。”国家一级职业指导师、调研团队指导老师王剑敏认为,充分分析目前90后大学生的现状,并配合相关生涯辅导机构,是真正发掘学生潜能、塑造具有发展活力生涯的有效途径。

主动出击才能获得“对症”的职业辅导

2011年4月,苏大成立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中心。当提问学生“希望从辅导中心获得什么类型的帮助”时,有近半数的90后表示想要获得面试准备辅导,不少学生则青睐于职业方向定位,渴望能接受专业人士进行“一对一”的指点迷津。但让人不解的却是,愿意主动找职业生涯辅导中心的大学生却只有近三分之一。

“新机构令我们觉得陌生”、“在犹豫是否要去咨询”、“最近学业很忙,暂时不去应该影响不大”……对于“暂缓出击”的理由,学生们如此解释。

职业生涯辅导中心副主任黄文军巧妙比喻:“辅导中心其实就像一家医院,看病者往往是自己先发现问题才主动到医院寻求帮助。”在他看来,真正解决困境的关键还在于自身,大学生只有像关注身体健康一样关心自己的职业生涯,才是具有较高的生涯自觉意识。“当然,辅导中心会不断帮助学生唤醒职业生涯意识,并在学生择业迷茫时给予适合的生涯规划帮助和建议。”黄文军说。

能获得“一对一”的专业辅导对学生来说也是一场信息资源的抢战,电子信息专业学生董元就尝到了“主动出击”的甜头。他有过一段迷茫期,对于未来是直接就业还是继续深造难以抉择。经过考虑,董元走进了专业导师的办公室。没想到,这次面对面的交流指引了他未来的方向。“结合老师的分析再做判断,生涯规划能更加明确。”他坦言,通过跟导师单独的交流和深入的分析,收获的不仅仅是量身定制的有效建议,而让自己清晰了解到自身优势所在和努力方向。现在,决定继续深造读研的董元正热情地投入到实验室做项目,他广阅书籍、精研技术,希望能在专业学习中有更深的领悟。

分类教育是满足学生个体需求的“良方”

通过调查不难发现,目前多数90后大学生对个人发展确实有一定计划性,在自我认知、外界探索、设立目标和落实行动等环节都显示出了较强的自觉意识。但相对关注国内外局势、政策对行业影响的还较少,可见90后的生涯自觉意识确实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深入,这同时也对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经不能停留在几次讲座上,而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应当根据学科专业、生涯自觉程度等因素分层次地培养学生。”在王剑敏看来,分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对于90后的生涯规划,笼统式的职场辅导不再可行,必须按个体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

而在此次调查中,也确实显示有85%以上的大学生希望得到专业的职业规划咨询指导。虽然通过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丰富联系实际的专业知识也能满足他们的个体需求,但生涯辅导的专家化,以及一对一咨询的形式将是未来职业教育的大势所趋。

王剑敏还建议,希望改变传统的以学校摇旗呐喊为主、学生被动参与为辅的生涯规划,形成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学生五位一体积极配合的职业生涯辅导体系。比如,政府出台一些政策和法规,切实保护大学生在实践实习中的合法权益;加强校企合作,推进创业就业实训基地建设;多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与实习机会,改善与企业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等等。(苏州大学姚臻)

上一条:“90后”大学生择业观更加务实 下一条:能力才是金牌

关闭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4118ccm云鼎集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电话:0795-3203978  马克思主义学院邮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